袁熙坤,1944年生,著名雕塑家、画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俄罗斯美术研究院荣誉院士。
如果一定要给人生画出一个个段落,节点也许不是年轮,而是特色鲜明的经历。
对于参加201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袁熙坤而言,艺术创作、环保外交、慈善活动,这些内容似乎才是他的人生章节,它们既独立成章,又相互交织,映透出时空跌宕生发出的美妙乐音。
“著名雕塑家”这样的称谓,无数次出现于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但“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袁熙坤最喜欢的还是“环保大使”这个充满绿色意蕴的称谓。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艺术与环保的联姻从古人的诗词里走向现代普罗,人间佳话不仅更加绵密不绝,而且更为意重情深。
这,也许才是袁熙坤用艺术手段推动环保事业的原动力。
云南故里,贵州祖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太白已在千年前做出心灵回应,不用笙箫,也不用明月,一生吟唱,人间真爱缠绵挥洒。
“女娲补天”的环保努力
北纬27°。中国贵阳。观山湖区。
2015年6月26日。清风扑面,凉意阵阵。201大厦前的生态广场,在一尊未揭开“红盖头”的雕像旁边,袁熙坤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秘书长章新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一起,主持人宣布揭幕的话音刚落,四人轻拉红绸,一尊高大的雕像霎时出现在人们面前。国内外记者的长枪短炮,几乎在同一时间“秒杀”新闻焦点。广场一侧的贵阳国际会议中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正在有序推进。
见证揭幕仪式的有许多外国朋友,包括出席论坛的阿根廷驻华大使古斯塔沃·马蒂诺,秘鲁驻华大使卡普纳伊,厄瓜多尔驻华大使何塞·博尔哈等人。人们知道,这个仪式并非一个雕塑家的走台作秀,而是袁熙坤对生态、对家乡贵州的深情寄托。
这尊名叫《女娲补天》的雕塑,是袁熙坤捐献给老家贵州的一件珍贵礼物。多年来,袁熙坤经历过无数此类场景,但数这一次让他最为开心:贵州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他的环保理念异曲同工。是心灵的对应,还是精神的相唤?也许,两者都是。
出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女娲,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也感动了当今热心环保的人们。
袁熙坤创作《女娲补天》,与联合国的一个决定有关。2012年正值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5周年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参与“补天行动”20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时间节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中国艺术家创作雕塑《女娲补天》,袁熙坤是惟一人选。
《女娲补天》的故事主题鲜明,内容直接,表达人们深刻的生存环境保护意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作活动,得到了联合国众多关注气候变化的成员国以及环保人士的支持,2011年在巴厘岛举行的“水土交接仪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带来采集自各大洲的岩石和极地地区的水样,用于《女娲补天》雕塑中的“七彩巨石”创作。英国南极考察中心和挪威极地研究所分别收集了来自南北极的冰川融水,而石块则来自中国长城脚下大青山、埃及金字塔附近、印尼巴厘岛海神庙、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滨、也门和斯里兰卡等地。
中国的女娲,牵动了整个世界。
女娲代表的不仅是中国形象,更是中国精神。自联合国工发组织1992年参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中国是投入项目和资金最多的国家,到2012年已在中国完成90多个项目,投入资金约占其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项目资金总额的40%。在这一语境之下,袁熙坤创作《女娲补天》,反映出联合国肯定中国在环保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某种意义上,女娲成了中国环保行动的代名词,而创作者袁熙坤,则承担着补天的深刻含义的解读和表达使命。
袁熙坤受命创作《女娲补天》并非偶然。在世界环保界,人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艺术家叫袁熙坤,他创作的诸多环保题材的作品,一件件都极具震撼力量。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内罗毕总部,每时每刻提醒人们关注“环境之于人类如同眼睛之于视力”这个深刻的重大命题。
袁熙坤的雕塑作品最早走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视野,是在雕塑《极地之急:北极熊》创作的2009年。雕像表达的内容是:变暖的地球上面是倾斜融化的冰川,冰川上面是惊恐万状的小北极熊以及它们无奈的妈妈。作品反映了全球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温室效应。这一题意,切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价值研判。这一年的2月16日,《极地之急:北极熊》出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门前广场的揭幕仪式上,“袁熙坤”这个名字,自此与世界环保行动紧密联系起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定,每年要给上年度的环保有功人士颁发“地球卫士奖”,《极地之急:北极熊》传递的寓意,正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期待的,于是,“北极熊”缩小尺码,成为一个个闪亮耀眼的、沉甸甸的奖杯。
而作为作者,袁熙坤受邀前往巴黎等地,为获奖者颁出一个个“北极熊”。对于艺术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来说,这个荣誉指代的意义非同寻常。
生态贵州的美丽邂逅
北纬48°。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中心。
在地处多瑙河畔的国际中心,安放着由中国艺术家袁熙坤创作的大型雕塑《女娲补天》。在弧形的建筑群中,这尊雕像显得特别显眼。人来人往,人们经过此处,都会禁不住放慢脚步,凝视一下那尊烙上鲜明中国印记的美术作品。联合国机构都集中于此,维也纳在世界几大会议城中跃居第五位,每年来维也纳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达2万多人次。《女娲补天》的出现和存在,成为维也纳国际中心的一种普世隐喻,让人们直接地了解中国在环保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女娲补天》于2012年11月21日正式“进驻”维也纳国际中心。这是中国艺术家袁熙坤最早的女娲造型。在当时的雕像揭幕仪式上,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西川泰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行动部代理主任柯林,高度评价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女娲补天》不是独立的存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千年不绝的故事和一个千年挺立的民族。
借助女娲义无反顾的补天精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竭力呼吁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袁熙坤感到这既是一份自豪,同时也是一种鞭策。
两年前,鉴于袁熙坤的环保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授予其“环保艺术大师”称号。环保与艺术,就这样在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身上重叠在一起,两者交织成一种聚合效应,拨动着人们的环保神经。
时空转换,《女娲补天》所承载的普世价值,仍然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所倡导的旨归高度契合。2015年论坛召开前夕,应论坛组委会邀请,袁熙坤再度创作《女娲补天》雕塑,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更深层次地传播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
不是重复,也不是复制,而是再度艺术创作。几个月时间,袁熙坤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态文明的痴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女娲补天》创作工作当中。
到底哪里安放“女娲”才最合适呢?论坛组委会反复甄选和考虑,最后确定屡获国际绿色建筑大奖的中天201大厦成为女娲的“栖身之地”。建筑与雕像,两者表达的都是绿色愿望,两者互为映衬,彰显贵阳的生态文明修为。
“黔籍”《女娲补天》雕像高达5.69米,比先前创作的同名雕像高出许多,而且高度的尾数显得有些特别。
为什么高度的尾数会是“6”和“9”呢?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其所指代的“六六大顺,久长久远”的特殊含义,其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风鲜明强烈。袁熙坤希望通过《女娲补天》警醒世人:保护生态,才能让人类的发展与自然更加和谐,更加长久。人们来到国际中心,看到女娲的补天造型,就会自然生发出一种特别的敬意:女娲如此倾力补天,今人为何不能有所作为?
“我们的地球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保护生态,不能依靠某个单一力量,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责任,需要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管在哪里,袁熙坤都会强调“点滴成江河”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持续关注全球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性论坛。论坛以持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达成生态保护共识,携手全球绿色发展为己任,而《女娲补天》雕塑则对中国古代保护大自然的优美传说,赋予了生态至上的现代意识,雕塑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古老智慧与文明,受到了世界各国以及各界环保志士的一致推崇,与论坛精神一脉相承。两者的结合,可谓神形兼备,深层次地寓意着中国承载保护生态的重要使命,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和平绿色发展的大国形象。
雕塑《女娲补天》成为包含着强烈环保意识的艺术载体。2009年袁熙坤创作的环保主题雕塑《极地之急:北极熊》和《森林守护神:虎》,分别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选定为2009年度和2010年度地球卫士奖的奖杯,其秉承的也正是这样的价值指向。这个指向是艺术的,同时也指向人类的共同努力。
民间艺术馆的不凡品位
北纬40°。北京。朝阳公园。
在这个曾被称为“水碓子”的城市公园里,除了中央首长植树林、将军林、世界语林等二十多个景点外,还有这么一个优雅所在,它历经20多个春秋,至今已成为北京市区四环内一处人气极旺的人文景观。这个景观,就是北京金台艺术馆。
清风簇拥,绿树掩映,一排排惟妙惟肖的名人雕像分布在艺术馆四周。雕像与环境,和谐地构成一幅城市油画,摹尽时代风尚。艺术馆里,陈列着上千件珍贵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大都是曾经流失海外的国宝,至今能够集中出现在国人的视野里,应当归功于艺术馆的掌门人——艺术馆馆长袁熙坤。
金台艺术馆是我国创建最早也是迄今国内最大的民间艺术博物馆,1994年4月19日,由袁熙坤任会长的北京怡苑文化艺术促进会在北京成立。其时,他联手台湾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张平沼,韩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收藏家金亨石,联袂筹资在北京兴建一座纯民间的艺术馆。当年,经北京市有关方面批准支持,建筑面积达3900平方米的金台艺术馆在北京朝阳公园内动工兴建。1997年6月30日,金台艺术馆在人们的期待中顺利落成。
袁熙坤修建艺术馆的初衷,就是利用艺术馆这一民间机构,搭建全国青少年教育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展示基地、环保教育基地的平台,“为艺术创作和环保事业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同时,也给他多年收藏的曾流失海外的文物宝贝一个安定的“家”。
祖国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流失海外?袁熙坤不知道,但他跑遍世界许多国家,每到一地,除了文化交流活动外,他还把一份心思放在寻找文物上,发现一样,他就回购一样。奔走多年,他收购并运回祖国的中国文物多达上千件。经专家鉴定,其中一、二级文物不乏其数。这些文物,在金台艺术馆扮演着文史传播角色。造福桑梓是袁熙坤的本意,而义举只不过是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载体。
金台艺术馆并非单一的文物收藏馆所,袁熙坤和其他大师的绘画精品,在艺术馆里也成为一件件馆藏宝贝。艺术馆还专门设有袁熙坤为百余位国际政要和知名人士写生创作,并由被绘对象签名题词的水墨肖像画展厅,以及被西方艺术家和美术评论家称为“袁氏中国油画”的袁熙坤“狮”、“虎”等动物油画。面对那些馆藏珍品,观者禁不住心潮涌动。
袁熙坤收购和展示文物并非为了赢利,是怀着艺术家一颗拳拳之心,竭尽全力为中国文化增添亮色,家国情怀尽在藏品当中。大人和孩子们来到艺术馆里看到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棱角分明,肌理清楚,让人心生敬畏,心存敬意。而这,正是袁熙坤和他的合作伙伴创办艺术馆的一个动因。
很多时候,袁熙坤以金台艺术馆为大舞台,积极传播艺术与环保的相融理念。2015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为倡导节水环保理念,号召更多的人为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袁熙坤就在金台艺术馆举办水卫士行动四周年暨2015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袁熙坤是水卫士行动的发起人,他用激情、盛情吸引着许多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其中,倡导人们节水。
水卫士行动实施4年,影响甚大。水卫士行动领导小组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驻地饭店做宣传,推动“两会”代表参与“为瓶装水做记号”节水环保行动,使用可为瓶装水做记号的避免瓶装混淆的“iWater”节水贴。4年里,“iWater”节水贴已连续在全国“两会”进行全面应用。2013年世界旅游城市北京香山旅游峰会和2014年北京APEC高官会,“iWater”节水贴的身影也频出现。
一个个努力就是一次次环保实践。
水卫士行动在袁熙坤的率领下四处寻找合作伙伴。2015年初春,水卫士行动领导小组与新的合作伙伴——2015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意中联合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米兰世博会期间,水卫士行动在米兰开展“一桶水洗一辆车”、“为瓶装水做记号”等节水理念宣传活动,以图片展、水论坛等为载体,向世界各国观众宣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呼吁携手共建地球生态家园。